1、提升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
斗式提升機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機械輸送設備。其工作原理是牽引帶繞著前輪和后輪。鏟斗按一定距離固定在牽引帶上。殼體密封鏟斗和牽引帶。物料從底座進入移動料斗,沿筒體提升,在頭部拋出料斗,通過排出管排出機器。
電梯主要部件:機殼、頭輪、底輪、牽引帶(鏈條)簸箕
2、斗式提升機的特點
1)垂直運輸,結構緊湊,占地面積小,簡單;
2)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,能在完全封閉的外殼內工作;
3)提升高度和輸送能力大;
4)過載靈敏度大,吊桶及牽引部件易受損傷。它們不適合輸送大型材料。它們必須喂得均勻,否則容易堵塞。
3、斗式提升機主要部件
牽引部件、簸箕、機頭、筒體、底座;
1.牽引部件
牽引部件有兩種:膠帶和鏈條。
1.1膠帶
1)材料:一般采用棉膠帶、尼龍帶、鋼絲繩帶
2)特點:工作穩定,自重低,價格低,噪音低,工作速度快,但強度低。鉆固定簸箕,皮帶強度明顯降低。常用于干燥、低溫、低含油物料的提升。不適用于高含油量、高溫潮濕物料(如成熟胚)的提升。
3)皮帶連接方式:
搭接接頭:簡單,常用,但接頭處柔韌性差。注意接頭方向應與膠帶操作方向一致。重疊長度>2料斗間距;
B平接頭:接頭繞組最差
C角接:角接帶彈性好,強度高,接頭平整,運行平穩,適用于一些大型啟閉機。
1.2鏈條
1)常用鏈條:環鏈(HL)、鍛環鏈、鍛箱鏈(鉤箱鏈);套筒滾子鏈板鏈(PL)。
特點:自重,交貨速度低(0.5-1m/s,Vmax=1.5),價格高,運行時有沖擊振動和噪聲。但強度高,特別適用于輸送高溫、高濕、高粘度、高含油量的物料。
2.簸箕
簸箕由鋼板沖壓焊接而成;塑料桶;尼龍桶
3.簸箕的固定和間距
1)將簸箕固定在皮帶上:要求簡單、牢固、易于拆卸。牽引部件的強度不應降低太多,應使用專用沉頭螺釘。
2)斗間距:決定抓斗在牽引部件上的密度,即與斗式提升機的輸送能力有關。斗間距小,輸送量大,但過小會影響卸料。一般情況下,斗深為2.5-3.5倍,約200-400mm。
4.機頭
機頭由機頭輪、機頭殼、出料口和傳動裝置組成。啟閉機應在前軸上安裝一個止回裝置,以防止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反向旋轉造成的阻塞。
5.圓柱
1)外形:即殼體中部,有單管(用于低速斗式提升機)和雙管(高速、多塵工作環境)。
2)筒體尺寸:確保料斗在運行時不會碰撞。
3)觀察窗口和通道。
6.基礎
1)它由機架外殼、底輪、張緊裝置、給料斗、跑偏和測速裝置組成。底輪:D底≤D頭,減小承載阻力
2)底殼:根據張緊裝置的行程確定底殼的高度,使底輪在最高位置時不露出底殼的上表面,在最低位置時漏斗和底殼的下表面保持30-40mm。
3)在側面安裝塞板,以清除底座中積聚的材料。